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且只能依靠自己
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我国粮食安全呈现历史最好时期,受大国战略思想的影响,有钱就有粮的思想开始抬头: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一定非要靠自己,应走大国发展战略,在全球范围内,综合用各种手段保证我们粮食的基本供给。这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是非常危险的。
中国有能力养活中国人
国家统计局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去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;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13万公顷;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6万公顷;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9万公顷。
公报显示,去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,全年粮食产量6.0710万吨,比上年增加516万吨,增产0.9%;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,比上年减产2.2%;油料产量3517万吨,与上年持平;糖料产量13403万吨,减产2.5%
以上统计数字显示,中国现有耕地超过1.3亿公顷,粮食产量自2013年突破6亿吨大关,去年继续增产达到历史新高6.071亿吨。中国的粮食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,中国有能力养活中国人。
居安思危保粮安
目前中国的土地数量虽然不少,但土地质量远不如从前,内地土地过度开发,用薄地、山地来补充良田数量;黑龙江的黑土地,原来有1米厚的土层,而现在只有40-60厘米。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3亿年,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厘米。表面上耕地没减少,实际在隐形减少,说起来真有些后怕啊!
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达7000多万吨,谷物达1900多万吨,相当于在国外屯田4-5亿亩。如果不进口,饲料及工业就会争夺口粮,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影响。
中国粮食实现十一连增,连续2年突破6亿吨大关,致使有些地方的粮仓不够用了,但并不能说明中国粮食到了多的吃不了的程度了,中国的粮食也只是处于紧平衡,每年还有一定数额的进口,如有稍微松懈就有可能下滑,粮食产量一旦掉下去,没有几年是返不过来的。
当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销区,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,调出粮食的省区逐渐减少。地方政府事实上以"招商引资"为重中之重,占用耕地搞建设,忽视农业和粮食的思想很普遍,"地方依赖中央,销区依赖产区,居民依赖市场"的思想在滋长。不少地方是"口号农业","咋呼农业",无序占用耕地的现象并未停止。这些问题不解决,农业和粮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。
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且只能依靠自己
李稻葵教授讲,保证粮食安全不一定非要靠自己,应走大国发展战略。就是在全球范围内,综合用各种手段保证我们粮食的基本供给。包括租赁,包括金融手段,包括长期合同。这实际上是期望押宝在外国粮源上,奉行有钱就有粮,粮食安全靠进口,这是极端错误的,也是非常危险的。
《谁能养活中国》敲警钟。《谁能养活中国》一书作者、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前一时期再度挑起"世界能否养活中国"话题,称中国粮食进口急剧增加、结构性粮食缺口继续拉大、中国加快在世界上"抢粮"等论调。世界如此关注中国的粮食问题,可见中国地大物不博,粮食产能的脆弱性,以及粮食问题的敏感性,更是给中国敲响粮食安全警钟。
从世界粮情看,粮食产量在21亿吨~22亿吨之间已经徘徊了多年。而世界人口由上世纪的65亿,很快上升到目前的近70亿,世界人口平均占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,国际粮食市场回旋余地有限。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/5,粮食年需要量近7亿吨,接近世界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,中国的粮食如果大量依靠进口,就会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大灾难。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战略方针,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。
中国人的饭碗主要盛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。为中央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新战略鼓与呼,以我为主,舍我其谁,立足国内,自力更生,守住底线,保住饭碗,适度进口,海外屯田,巧用资源,适量调剂,科技支撑,政策扶持,提高产能,小麦、稻米口粮完全自给,谷物基本自给,方是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,也是人间沧桑正道。